首页 > 乡村振兴 > 种植技术 > 蔬菜 正文

羊肚菌栽培关键技术-“种植方法”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21-08-27 

熊丽萍   宁夏职业技术学院    高级讲师

2021年8月10日

1、种植地选择(播种前6天完成)

(1)种植地应选在环境清洁、空气清新、水质无污染的地方,同时还应具备地势较平、水电便利、交通方便,农药残留成分较低的条件。

(2)选择弱碱性至微酸性红、黄、黑砂壤土,轮闲或生荒地更为理想,不易积水。

(3)严禁在种植前半年内和栽种全程中使用农药除草与杀虫。

2. 搭棚(播种前5天完成)

用竹竿或直径为68毫米的钢筋或薄壁钢管等材料,弯成宽8米、长80米、高1.8米左右的弓形骨架,各骨架之间用竹竿、铁丝将每个拱架连在一起,将拱架两端较深地插入土中。在拱架上面扣上95%遮阳网,四周拉紧后将边缘用土埋好,棚膜上面再用压杆或压线将其固定。每亩:长11cm竹竿(钢管DN68mm)133根;95%遮阳网700平方米(密度为6针);拉线(塑钢绳)800m(4kg)。

3、安装水管与自动喷头(播种前4天完成)
每亩水管用量200-300米,不用埋入土中,自动喷头间距按2m×2m规格100-120个。

4、整地、作畦(播种前3天完成)

用旋耕机将地翻1-2次,清理石块、杂草及其他植物根茎太阳暴晒至少3天,用石灰粉按厢面宽0.6米,厢面间距0.3米标示出畦和走道的位置,并用人工或挖沟机将厢面间挖为20~30㎝深。

5、理播种沟(播种前1天完成)

在距厢面边缘20cm处分别用锄头理出一条宽5-10cm、深5-8cm的播种沟。

6、撒石灰(播种当天完成)

在播种沟内撒一层石灰(见白即可)(每亩50-60kg)

7、撒菌种(播种当天完成)

在播种沟内的培养料上面1层菌种,播种量按手掌(成年男性)握不下的菌种撒播约0.5平方米的种植沟(每亩用量约200-300kg)。

8、覆土(播种当天完成)

播种后立即覆土。所覆盖的土壤必须无杂草、无石块、具有团粒结构、通透性好、保湿性强,覆土厚度为3cm(约2节手指)。

9、安装滴灌管带、浇种水(播种后2-3天完成)

每亩滴管用量1000米,不用埋入土中,顺着播种沟排放。播种2-3天后菌丝开始萌发,厢面必须浇透水一次(即厢面可以明显看到水溢出到沟内,但沟内不能长时间积水),促使初生菌丝迅速生长。

10、放置营养袋(播种后3-15天)

待厢面形成乳白色“盐霜状”晶体孢子层时进入种植的富集阶段,可以摆放营养袋(时间为播种后5-7天,营养袋规格120mm×270mm(净值≧300g/袋),1800-2200袋/亩)。

袋子用14厘米×22厘米的折角袋,将生产好的袋子平握,用小刀划2-3厘米横口两条。摆在土壤表面,将有开口一面紧贴地面(注:开口一面必须充分接触地面上的白色菌霜,以使羊肚菌菌丝快速回长)。营养袋在厢面上按间隔40厘米平行摆放两排

11、覆膜 (播种后6-8天)

放置营养袋后立即覆膜。

选膜要根据当地气候和播种的时间而定,如果当地的气温低最好选择白地膜,因为白地膜能吸热,缺点是易长草。如果播种当地气温比较高可选用黑地膜,黑地膜更保水不长草。地膜以100m×0.008mm 的规格为宜, 亩用量2.20~2.50kg。

12、移除营养袋(播种后40-60天)

营养袋摆放40-60天左右(根据各种植地空气和5-10cm土壤温度不同),观察到袋内培养料绝大部分开始感染、变色或看厢表面分生孢子已开始消退时,要及时将袋子全部拣出。且当第2次返起的分生孢子还在继续消退时,说明此羊肚菌菌丝已由原先的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。

“种羊肚菌全凭运气”!

羊肚菌生长的“运气”:

温度、湿度、光照和氧气等

标准化种植和管护技术

栽培-种植方法小结:

羊肚菌对“光照、湿度、温度和氧气”非常敏感。我国气候、土壤环境千差万别,千万不能照搬照抄,要“吸收、引进和创新”;羊肚菌“种植模式”不同、管理方法有不同;羊肚菌不是“懒庄稼”,必须“精细化管理”,要做到适时“控温、控湿和控氧”;羊肚菌原基分化后整,土壤温度控制在“4-15度”,最高不超16度;羊肚菌栽培从播种、原基分化、幼菇管理和采摘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,即使是大量幼菇后期(2-5cm),如氧气、温度和湿度剧烈变化,仍有可能幼菇大量死亡或者绝收。

示范与推广:

羊肚菌错季生产模式. A. 红土地标准化秋播冬收模式,B. 暖棚秋播冬收模式(张敏研究员拍摄),C.风沙区标准化春播夏收模式,D,E. 潮湿多雨地区冬播春收模式,F.夏播秋收模式,G.人工林下生态栽培模式,H. 潮湿少雨地区冬播春收模式,I.干燥多风地区冬播春收模式。